美工线是设计塑料产品时常用的遮蔽设计加工缺陷、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美化装饰产品外观的工艺线条。它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工业电子产品设计中。3D模型结构中美工线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常用原则如下
①美工线底部喷漆。由于美工线底部喷漆,涂装沟槽会产生明显气流反弹现象,沟槽过深或太窄都将降低涂料附着膜厚度,使其均匀度不佳,尤以遮蔽率较差的颜色更为明显。因此,根据经验,喷油美工线宽度为0.5mm-0.7mm,深度为0.4mm-0.6mm。
②美工线底部不喷漆。底部不喷漆的美工线,其宽度为0.8mm-1.0mm,深度为06mm-0.8mm。若槽宽较窄,会降低治具?入部位的强度,同时会加大由于治具嵌入部分成型尺寸变化而导致无法嵌入的风险。
③模具工艺美工线。模具活动滑块和可更换的模仁很难保证与主体模具配合得天衣无缝,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错位,因此,在塑料件表面留下明显段差。当段差出现在产品外表面时会影响美观,因此,在壳体对应处设计美工线隐藏段差痕迹。美工线尺寸与壳体和段差区域有关,宽度为0.5mm,深度为0.3mm-0.5mm
④装饰美工线。装饰美工线常常是产品造型的美化和点缀,其大小、形状与整个产品和修饰部分的比例、外观的要求相关,尤其最常用的强化和协调不同功能分区的美工线与界面布局更为密切。常用的美工线是凹陷的,总体上越精密,尺寸越小的产品美工线越小。消费电子产品装饰美工线的宽度和深度通常为1.0mm×0.5mm、0.8mm×0.5mm0.5mmx0.5mm、0.3mm×0.3mm。装饰美工线用于功能性要求也较广泛,如手持类产
品设计美工线用于防滑,电池盖类产品设计凸起的美工线用于推盖等。
美工线设计注意事项
1.弥补上下壳段差
上下壳止口处设计美工线后也很难完全解决上下壳段差问题,因此,止口存在面刮和底刮两种情况。在设计中通常采用面刮,使上壳外形尺寸比下壳的大,这样产品既美观,又不容易挂手。
2.满足模具强度和加工要求
设计美工线时要满足模具和治具强度和加工要求,美工线沟槽宽度越大、深度越浅模具加工越方便,强度越好。因此,在外观要求允许的情况下,沟槽宽度尽量做宽,深度做浅。
3.便于清理灰尘
通常情况下,设计成矩形的美工线沟槽,在槽底容易形成积尘死角,长时间暴露容易积尘,影响产品美观性。因此,在矩形沟槽底部采用倒圆角,或将沟槽形状设计成梯形以便于清理。
以上就是悟空打印坊3D打印模型为大家介绍的有关3D模型结构中美工线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有哪些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