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固化3D打印时,添加支撑一直是一个头疼的过程,比如出现支撑结构部分缺失甚至断裂。支撑结构缺失甚至断裂,大部分时候都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当引起,具体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参数。
01中部支撑直径
作为支撑的“脊椎”,中部直径越粗,支撑强度就越高。显而易见,过细的“脊椎”就很容易被折断或缺失。还需要注意的是,中部需要和顶部保持一定的和谐比例,不要过粗或过细。
02曝光时间
支撑的成型同样受光源强度以及固化/曝光时间影响。曝光时间是指打印时每层所需的光源曝光时长。不同的树脂,固化所需时长往往有很大不同,因此并没有一项通用的参数,需要根据树脂特性来调整这项参数。当然曝光时间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度的曝光会使层面打印的比预计更厚,从而导致失真甚至变形。
03顶部接触深度
接触深度越深,支撑头插入模型的深度就越深。我们需要确保接触深度足以在成型平台和离型膜之间的拉力赛中占据上风。否则,接触深度不够,支撑就容易被拉断。
如果运气好,模型可能在支撑拉断部分变形或缺肉,运气差的话,成型平台上就只有底筏和支撑,模型完全未打印成功。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深度加深会导致拆除支撑时留下比较明显的痕迹。
04顶部上/下端直径
上/下端直径就像是支撑的“关节”,如果关节衔接不好,就容易“骨折”。通常,上/下端直径,支撑的强度就越高。适当地调节上/下端直径有助于稳固支撑,但也要避免与支撑中部比例失调。
此外,除了参数问题,支撑结构缺失断裂还可能受3D打印机器方面的影响,如光源不足、离型膜脏污、LED面板缺陷等。
以上就是悟空打印坊
3D打印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光固化3D打印支撑缺失断裂如何解决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